“5·12”大地震夺去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四川省北川支公司经理王光顺的生命,还使3名员工失踪、1人重伤、6人痛失亲人。但在一个月内,幸存的员工在新经理王凤斌带领下,开出了震后第一张保单,快速赔出自国家建立能繁母猪保险制度以来全国最大一笔赔款,在废墟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6月12日,中国金融工会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在抗震理赔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保财险北川支公司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
临危受命:用手刨出保险单
5月16日傍晚,人保财险盐亭县支公司业务部经理王凤斌接到绵阳市分公司电话,要求他做好接手北川支公司的准备。人保财险绵阳市分公司总经理余志宣对王凤斌的要求很简单:凝聚北川员工的心,把保险赔款尽快送出去。
5月17日9时10分,临危受命的王凤斌在绵阳市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忠、理赔部经理张骏的带领下,与北川支公司员工黄家蓉、易金斌、杨冬等5名幸存员工前往67公里外的北川支公司,到废墟里抢救保险单证等赔付资料。
余震频繁,险情不断……两个小时后,王凤斌一行终于有惊无险地抵达北川支公司。眼前的一切比他们想象的难多了:支公司已成瓦砾,存放保险单证、资料的地方已严重错位。
王凤斌带领员工,顶着毒辣似火的骄阳,忍着刺鼻难闻的异味,在砖头和瓦砾间一个角落一个角落地搜寻。尖锐的瓦块划破了手套,刺破了指尖,但是没有任何人停下来包扎伤口;汗水使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即使累得腰都直不起了,也没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有以最快速度和尽最大可能找到埋在废墟里的保险单证等资料,才能使公司尽快把赔款送到急需资金的参保客户手中。渐渐地,一堆堆砖头被搬开,一块块破碎的水泥板被抬开,一份份保险单证等资料被找到……
一诺千金:人民保险为人民
在保单中找到大禹公司后,王凤斌立即踏上寻找公司主人的路程。
5月27日,王凤斌在灾情不明的情况下,开始寻找大禹公司,但走遍北川擂鼓镇以及绵阳市区后,对大禹公司的信息仍是一无所获。直到5月31日,王凤斌终于在江油市彰明和梓潼临时养殖场找到了大禹公司,并及时带领查勘定损组赶到现场查勘定损。
6月3日,中国人保在彰明镇养殖场召开“5·12”地震能繁母猪保险赔款兑现会。人保财险副总裁刘政焕将692.5万元保险赔款交给大禹公司总经理张鑫燚,中国保险业赔出自国家建立能繁母猪保险制度以来最大一笔保险赔款。
张鑫燚接过支票后,连说了两个“没想到”:没想到人保公司能费尽周折找我们;没想到赔款来得这么快!
“赔得快一点,才对得起客户的关爱”
每一份保单就是公司对客户的一个承诺。无论地震灾害如何残酷,依然坚守这个承诺是王凤斌和6个战友的共同信念。他们查勘一户、赔付一户,一时难以定损的就预付赔款,为灾民灾后重建撑起“保险伞”。
北川县20个乡镇中,除了几个至今无法取得联系的被困乡镇外,王凤斌和6名员工遍访所有能到的乡镇。6月1日,当他们走访到擂鼓镇时,偶然得到二村一家农房倒塌的线索。他们立即赶赴现场查勘,并很快把赔款送到农户手里。那个因房屋倒塌露宿在外的客户激动地说:“多亏了人保公司,感谢你们帮我渡过难关!”
王凤斌和北川支公司的员工们在山断、路断、桥断的环境里,用双脚丈量着北川灾区的山山水水,把一份份保险保障送到受灾客户的身边。他们根据搜寻出的客户信息,对原有客户进行全面回访,对到期续保客户及时提供高效快捷的保险服务。
“客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只有把款赔快一点,把业务发展快一点,勇敢地从废墟中站起来,才对得起客户的关爱,才对得起上级公司和全国系统的支持!”北川支公司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