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汉克·格林伯格(HankGreenberg),在保险业界可谓大名,其乃美国国际集团AIG(AmericanInternatinalGroup)公司前任CEO,曾一手将之打造成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
今年初,格林伯格的身影曾出现在中国金融市场,旨在通过他与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联合组建的机构,针对中国炙手可热的新股上市开展业务。年逾八旬的老人,仍有此“战斗精神”,实不愧其“保险教父”称号。
偶然入行
从某种意义上说,格林伯格进人保险业纯属偶然。1953年,他到大陆灾害保险公司面试。在同人事主管简单交谈后,对方的沟通方式让格林伯格感觉受到了粗暴对待。为此,他直接冲进公司副总裁的办公室,指责那位人事主管是个混蛋。意外的是,这次冲突不仅为其赢得一份周薪75美元的工作,更为他打开了保险业的上升之门:因在健康与意外险业务方面的成绩相当出色,仅六年后,格林伯格就成为这家公司的副总裁。
此时,AIG创始人斯塔尔恰好需要个能“摆平困难”的人。彼时,这家于1919年在上海创立的保险公司,直到1960年代初期在美国的作为都颇为平庸。因持续亏损,公司内部一直讨论是否应关闭美国业务,转而专注国际业务。但格林伯格并不赞成,他直言提出上述建议的人根本不懂什么是保险业的基础。很快,这位不留情面的批评者被委任为斯塔尔在美国的保险公司AmericanHome的主席,负责扭亏事宜。
到任后,格林伯格首先将公司的保险代理商全部剔除,并迅速改成以经纪人为主的公司,从而能快速并直接的对业务做出判断。同时,他将公司的主要注意力转移到更大型的工商业保险业,并发展再保险业务。两年后,AmericanHome便扭亏为盈。这次变革,充分体现了格林伯格对细节和宏观问题的关注与平衡能力,使斯塔尔将其选为了接班人候选。
大展拳脚
1968年,格林伯格正式接掌
AIG,开始大展拳脚。基于保险业对长期性和稳定性的高要求,很少有哪个行业的监管同保险一样严格。在美国的50个州中,每个州都有自己的监管法则和商业要求。而对AIG来说,还要同时应付海外不同国家的监管要求,这使保险企业始终以最谨慎的姿态经营。但格林伯格对此不屑一顾,他所看重的只是增长。对于高级管理人员,他的要求是三个“15”———15%的利润增长、15%的收入增长和15%的股票收益率。每年秋天,格林伯格会用约50小时参与AIG所有运营部门的预算会议。与会者都深知,会议前他一定读遍每个部门提交的商业计划。因此,若试图做出盈利减少的负面预期,须提前做出极充足的准备。
1968年,格林伯格将AIG上市,市值为3亿美元。1984年,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市值已达9.15亿美元。到2005年,AIG的市值已达1580亿美元。由此,凭借逾千亿美元的年收入,AIG于近年跻身“财富五百强公司”前10位。更惊人的是,在2003年的一次测算中,AIG的利润甚至超过美国另外18家顶级财产保险公司的利润总和。
战斗不息
但没人料到,格林伯格最终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告别了AIG:2005年3月,在纽约州总检察官斯皮策的指控下,他被公司董事会辞退。理由是在他知情的情况下,AIG与巴菲特控股的通用再保险公司,进行了一桩有违规倾向的再保险交易。在其离职后,司法部又以财务欺诈为由向他提出民事诉讼,指控其采用不正当的会计手段欺骗监管部门和投资者。
当时,格林伯格对外未做辩解,但聘请了美国最优秀的律师与司法部和AIG“斗法”,最终让司法部门撤销了对其全部诉讼。离开AIG后,格林伯格迅速掌控了C.V.Starr、StarrInter-national和StarrFoundation等三家
以AIG创始人斯塔尔的名字命名的机构。它们与AIG有联系,但相互独立:StarrInternational是AIG的最大股东;C.V.Starr是同AIG有很多业务联系的保险经纪公司;Starr基金会是美国最大的基金会之一,曾代表AIG进行慈善活动。显然,在被亲手缔造的千亿美元“商业帝国”放逐后,这位保险业老兵正准备东山再起。战斗不息,能否再续辉煌,且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