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朋友买的一款重疾险不错,我也想去买一份,谁知保险公司跟我说这个产品上月已经停售了。”深圳白领小张十分疑惑的问记者,怎么保险还会“缺货”?确实,今年以来加入停售行列的保险产品已不下14款,目前这些停售的热销险种主要集中在分红型两全保险、万能险和返还型重疾险上。业内人士指出,停售的原因主要是保险公司盈利压力太大,准备加价或者降息之后再推新品,还有一些属于保监会叫停的产品。
保险公司“收支不济”
“很多产品停售都是因为保险公司扛不住了,再以这么高的收益率分红,公司肯定要亏损,”深圳一家保险公司的高级经理告诉记者,随着金融危机来袭,市场利率不断降低,保险公司的投资实际收益已经低于一些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但红利依旧要照约定支付给客户,保险公司亏损的压力在加大。
最为明显的是去年各家保险公司的主打产品“万能险”。记者了解到,近日多家公司已经降低万能险的结算利率甚至停售万能险。例如,泰康公司从4月开始悄然停售其个险渠道销售的万能险品种———卓越财富2007终身寿险(万能型)。华泰人寿旗下万能险产品——财智人生A/B也从这月起开始在部分城市停售……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收益倒挂是这些万能险停售的主要原因。这些保单账户最低保证利率为2.5%,已经高于目前的一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25%。随着降息预期的加大,一旦万能险的主要投资品种债券的市场利率接近2.5%的水平,保险公司必然会产生亏损,因此停售也成为其无奈之举。
分红险的预定利息率也成为一些保险公司不能承受之重。预定利息率意味着在不考虑分红的情况下,剔除费用因素和相关给付责任,用于储蓄部分的保费必须达到预定收益。根据保监会的相关规定,分红险的预定利息率最高不超过2.5%,最低可至2%。2005年前由于市场基准利率较低,各家公司推出的分红险预定利息率多为2%。2005年进入升息周期后,保险公司开始推出2.5%预定利息率的分红险。随着市场利率的不断降低,保险公司售出这样的产品已是“赔本赚吆喝”,一些盈利压力较大的公司只好停售了此类产品。
产品升级换代加速
当然,也有一些产品停售是保险公司正常的“升级换代”。中国人寿的代理人刘小姐告诉记者,每年畅销的保险产品都不一样,有时是重疾险好卖,有时是分红险好卖,而且客户的需求也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公司的产品每年都会更新换代,只不过今年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再加上保监会新规不断,产品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例如,保监会今年2月初下发的《关于加快业务结构调整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两全保险的保险期限不得短于5年、两全保险的有效保额不低于10倍期缴的保险费。《意见》发布后,诸如平安“富贵人生”等一批热门两全险由于期限一般以3年期居多,纷纷在新规下陆续停售。
此外,新修改的《保险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新增加的“不可抗辩”条款(即保险合同成立一段时间后,保险人不得以投保人违反重要事实告知义务为由拒绝给付保险金或取消保险合同)对加强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十分有利。但也增加了投保人的道德风险,从而会提高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和赔付率,保险公司可能需要对一些产品的条款做出相应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