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要盈利,只能依靠投资。比如中国太保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3.64亿元,而公司的投资收益就有89.64亿元。
根据中国太保2009年中报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太保的总投资收益为89.64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5%,比去年年底下滑2个百分点。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同期公布的这一数据则分别为3.27%和4.8%——从字面上看,似乎中国太保上半年投资成绩单要优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
虚实5%
然而,对于中国太保未加解释的5%的总投资收益率,东方证券保险业资深分析师王小罡表示,这其实是年化了的总投资收益率,而中国人寿的3.27%则是未经年化的数据,“若不加年化,那么中国太保上半年总投资收益率估计为2.9%,低于国寿之3.27%,与平安相当”。
但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现行会计准则,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增长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值增长并不计入当期损益。综合考量两种金融资产,那么中国太保的投资收益率是否将有所改善?
根据三份中报,与去年年底相比,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交易性金融资产总额分别为108.61亿元、19.46亿元和4.16亿元,并分别出现了23%、65%和64%的下降。
而与三家公司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均出现下降相区别的是,三者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上,却出现了分野,其中除了中国平安出现了9.5%的下降之外,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则分别增加了4.5%和18%。
由此可见,与其他两家相比,不排除中国太保更多地将交易性金融资产转换至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的可能。
即便如此,根据东方证券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盈纳入总投资收益而引入全投资收益概念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中国太保的全投资收益为135.1亿元,全投资收益率依然仅为4.3%,在三家在内地上市的保险巨头上半年投资成绩榜单中排在末位,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分别为4.6%和4.9%。
低权益仓位
对于中国太保投资收益相对逊色的原因,几乎所有保险业分析师均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截至上半年,中国太保由于采取谨慎的态度,再加上去年底权益类仓位本身就比较低,因此导致了公司尽管在今年上半年较大幅度加仓权益类资产,但总体仓位仍然低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
按照2009年中报,截至6月底,中国太保权益投资规模增幅达116.4%,然而由于年初权益投资比例只有4.6%,到年中权益占比仅8.7%,仍低于平安的9.6%与国寿的13.4%。若按保监会口径计算,公司权益投资占比9.8%,同样远低于行业16.6%的水平。
而根据国泰君安分析认为,截至今年中期,中国太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累计净浮盈17.11 亿元,相对年初12.52 亿的浮亏,本期增值不少,但随着7 月底以来市场快速下跌,中国太保在投资方面仍面临较大压力。占公司权益投资22.1%的前10 大重仓股3 季度以来损失9.73 亿元。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尽管中国太保在权益类资产投资上收获较少,但其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却颇有心得,且占比不断提升。
本报记者根据中报数据计算,中国太保基础设施投资占比已经从去年底的2.27%上升至今年6月底的4.6%。
对此,太保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汤大生在8月31日中国太保200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就表示,中国太保对包括不动产、债权计划等方面的投资不仅风险低,而且收益率还高过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因此会继续予以关注。
“我们认为中国太保此举有利于获取较稳定的投资回报,也有利于改善资产负债久期匹配。”王小罡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