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学习力就是未来的竞争力!玉米田保险学习网为您的成长加油!
网上视频学习
网上音频学习
保险增员秘诀
保险行销秘诀
个人成长秘诀
保险管理秘诀
保险培训秘诀
会员下载频道
客户服务频道
经纪财产频道
保险聚焦频道
保险知识世界
展业服务产品
玉米田开心地
精英会员门店
保险精英论坛
新闻中心 首页
强 力 搜 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阅 读 排 行
优 秀 广 告
会员免费门店申请
网上视频学习
玉米田电子书
推 荐 阅 读
合 作 网 站
 现在位置:首页 -> 保险热门话题
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 缘何好梦尚难圆
作者:不详来源: 新华日报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文字 〖字体: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11月8日,在无锡召开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会上,房子和养老这两个当下的社会热点交织在了一起—

—据民政部最新数字,我国目前有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35万,大中城市空巢家庭达到70%;民政部副

部长窦玉沛据此指出,要积极引导开发包括“以房养老”在内的服务市场,解决城市老人老有所养的问题。

  “以房养老”再次走进公众的视野。对于身边没有儿女相伴照料的“空巢”老人们来说,这似乎是一个不错

的选择。不过记者调查后发现,引发热议的“以房养老”在实践方面几乎是空白。热议了这么多年,以房养老为

何迟迟不能开展?这其中究竟有怎样的纠结?

  “以房养老”,江苏尚无试点

  南京如意里小区87岁独居的张老太有一套40平方米的单室套,市场估价60万元左右。近3年来她苦苦等待南

京以房养老的政策,可眼看自己年纪越来越大,身上的病痛越来越多,“以房养老”政策却毫无启动的迹象。卖

了房子不一定能养老送终,不卖房子又无法改善生活境况,这让老人很纠结。

  “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看似合理,但目前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江苏省老龄办副主任牛飚对

记者说。

  目前,“以房养老”定义很宽泛,一种情况是老人没有钱但有房,子女为老人养老送终,老人将房子留给子

女,这是一种家庭成员之间默认的“以房养老”;一种是老人将房产出租或出售,自己住进养老院,用租金支付

费用,这是个人行为,不具有体制性意义;还有一种是倒按揭,年轻时向银行交钱按揭购房,年老时把产权房交

给银行,后者向产权人支付每月的“利息”,等产权人“走后”再收回房产。

  牛飚认为,最后一种方式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以房养老”。这种方式,时间跨度太长,牵涉房地产业、金融

业、社会保障、保险以及政府部门,对运作质量和监管水平要求相当高。“目前操作难度非常大,从稳定性上看

,中国的房价还在调控与泡沫中挣扎,没有实现房价的理性回归,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房产的价值如何测算难以定

义,就算专业的金融机构也不敢接手‘以房养老’这个烫手山芋。”他告诉记者,“以房养老”目前在江苏没有

试点,也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成功案例。

  南京满堂红房产中介经理黄成茂介绍,目前国内房产中介没有“以房养老”的房产评估抵押。因为,从持久

价值上看,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能维持25-30年。住房没有稳定、持久的财产价值。此外,基于目前的地权制

度,我国城市居民对住宅的使用权只有70年。“这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决定了,目前‘以房养老’在中国还只能是

纸上谈兵。”他说。

  民间探路,以失败告终

  南京国泰民安社区91岁的独居老人柴维惠,7年前将卖房款交给社区,由社区管理、支付她入住敬老院及去

医院治疗等费用。今年3月,这位孤老在敬老院没有一丝痛苦地走了。之后,社区继续遵照当年的约定,把剩下

的5万元悉数交给老人在上海的侄女。这是发生在民间的曲线版“以房养老”的故事,而成功的,也仅闻此一例

  业内人士认为,通常来说,要使以房养老得以实现,需要满足3个条件:首先,老年人拥有对房子的产权;

其次,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再者,老年人的经济状况适中。

  事实上,探路“以房养老”的民间实践并不少。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几年前就尝试着把“以房养老”变

成现实。该会会长钱国亮介绍,他们经过对众多老年人及养老机构的调查摸底,与一家保险公司联合推出了“机

构综合保险服务方案”。

  在这份方案中提到:老人的房产变现后,金融机构将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每月提供生活费直至终身。细则

中按老人的年龄、投保标准等不同,每月获取的养老金也有所不同。比如一位65岁的老年人按照20万元的标准投

保,每月可以获得1135元养老金;按30万元投保,则可以获得每月1703元。

  “方案出来后,来咨询‘以房养老’的老人很多。但因为将房产变现的程序太复杂,加上老人担心房子还在

不断增值,如果眼下出手损失会不会过大?因此,观望的多。”钱会长介绍,截至目前,南京尚无一位老人真正

践行这个方案。

  说起房产变现,钱会长认为,南京确实有很多二手房公司,但房产变现养老,还涉及养老金如何分配、今后

医疗费如何投入等,实行起来非常困难,怎么考虑都不完善。“问题的根子还在制度上,没有法律保障,金融机

构没有相关产品,光靠民政或者一家社会组织来做,不现实。”

  好梦,还需人来圆

  按照国外的经验,老年人的福利除了政府提供的必要社会保障外,“以房养老”是较为普遍的做法,加拿大

、新加坡、美国、英国都有各自的“以房养老”服务体系。

  香港的开发商在建房时都会配套建设养老会所,老人入住会所后,只要将自己原来的房产交给会所,后者会

找到专门经营老人房产的中介机构。他们具有可靠的资质,并享受政府提供的优惠,确保可以将房产按照市价(

甚至还会预先定出升值空间)出售;而对于不急于出售的房子,则通过金融部门以倒按揭形式每月补贴老人。老

人去世后,房产的增值部分将按照当初的协议,还给其家属或指定的继承人。

  其实,类似的方法早在2003年就有北京的房地产公司尝试过。针对那些拆迁老人,“太阳城”地产商供给老

人单身公寓,政府给老人的拆迁款则用来分期交纳养老费用。此举很受老人欢迎。据了解,目前上海也正在尝试

“以房养老”,做法是由公积金中心出面,把有此愿望的老人的房子“挂靠”进来,与公证、保险、社区和老人

原单位等一道见证估价。

  据了解,南京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户籍人口达90万,占比在全国各城市中排第三位,是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

市。抛却了“把房子留给儿孙”这一传统理念的老人,为数并不少。而同时,南京的230多家养老机构,多数是

民营,也刚刚起步,难以承担起“以房养老”这一使命。牛飚认为,只有政府牵头,请有信用、有资质的中介机

构操作,以房养老才不会成为一场永远难圆的好梦。

  不过,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阶段真正有养老之忧的,不是有房的城市老人,而

是广大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以房养老”即使作为一种成功经验,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只能是一个

小众选择,不会成为主流的养老模式,更不能因此而遮蔽了我们对“真问题”的重视,即回归到“养老是国家责

任”这个主旨上。民政部副部长在无锡会议上透露“我国将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等基本工作,加强养老金的

管理(此前有消息称我国养老金“空账”高达1.3万亿元),并逐渐消除城乡差距,破除户籍壁垒,完善社会保障

体系,解决这些并不新鲜的“老问题”,才是当下的务实之举。

 上篇文章: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是当务之急

  下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问题咨询 | 合作代理 | 软件下载 | 注册帮助 | 汇款方式
  玉米田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粤ICP备05047055号
  Email:ymt@ymt-mdrt.com 电话:020-84588202 传真:020-34500159
  玉米田服务,只要您高兴
网络实名:玉米田 通用网址:保网  中文域名:www.保险网.com  域名:www.ymt-mdrt.comwww.bx3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