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涛拍岸自岿然,攻坚克难历五载。五年改革创新、五年开拓奋进、五年负重前行,尤其是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磨砺,江苏保险业初步实现从“保险大省”向“保险强省”的跨越。
回首五年,开拓进取,行业整体面貌发生变化。江苏保费规模从2005年的437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100亿元,提前实现了1000亿元的总体目标,在苏设立机构的保险公司从五年前的29家,增加到现在包括2家法人机构在内的74家,从业人员由14万增至22万,专业经纪、代理、公估公司由108家增至150家,城乡机构网络进一步健全,市场体系不断完善,高度活跃、和谐竞争的局面逐步形成,江苏已成为我国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的区域保险市场之一。
回首五年,改革创新,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十一五”期间,江苏保险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市场为取向、创新发展为动力,不断加大改革步伐。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行业统一、功能完善的“中介代理手续费结算中心”、“机动车辆联合信息平台”和“车辆价格信息库”,有效推进了“见费出单”、商业车险费率浮动机制等改革措施;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自律规范作用,积极引入会计师事务所第三方力量介入行业自律检查;启动个人保单有奖查询活动,从根本上提升了保险消费者对自身合法利益和保险知识的认知度。产险行业逐步转向以效益为中心的精细化发展,扭亏为盈成效显著,2010年1-11月份承保利润位居全国首位。寿险业逐步由短期业务向长期业务转变、由趸交业务向期交业务转变,保障型业务和针对养老保障的长期储蓄型业务加快发展,业务内涵价值不断增长。
回首五年,兢兢业业,行业风险有效防范化解。“十一五”期间,江苏保监局坚持把防范风险作为行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按照依法监管、防范风险和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的原则,努力构建企业内控、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探索建立教育、制度、惩戒相结合的监管模式,不断创新监管手段,率先在江苏推动保险信用体系建设,有效维护了市场安全稳定运行。五年来,江苏保监局共处罚违规保险机构111家次,处理相关责任人118人,接受信访投诉2000余件,有效保护了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回首五年,服务民生,“保险网”织入万户千家。“十一五”期间,江苏保险业累计为全省提供了超过50万亿元的财产风险保障和22万亿元的人身风险保障,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和给付达1100亿元。
2007年江苏省被中央列为全国六个农业保险试点省份之一,农业保险试点迅速在全省推开。经过“扩面、规范、提高”三年三步走的初步发展,农险试点实现了“三个基本涵盖”,即险种基本涵盖种植养殖业主要品种,保险责任基本涵盖发生较为频繁和易造成较大损失的灾害风险,参保对象基本涵盖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各类主体。运作模式上实现了统一联办共保、统一条款费率、统一实务操作流程,并在全国率先建立商业再保险和政府巨灾准备金相结合的大灾风险防范机制。四年来,江苏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860亿元,支付各类赔款12.4亿元,受惠农户达680万户次,有效发挥了保险业服务“三农”的积极作用。
江苏保险业抓住省政府提出“平安江苏”建设的政策契机,着力推动以“平安社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为主题的“三平安”系列保险的发展。无锡市成为全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首批试点城市。建筑工程责任保险试点获得省政府支持。船舶油污责任保险试点进一步深化完善。出口信用保险五年累计支持江苏企业出口486亿美元,对全省一般贸易出口的支持率达到26%。江苏保险业与省公安厅探索建立起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保险业在提升江苏人民群众安定指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