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销售各类保险的社区实体店近期又回来了。记者昨日从业界获悉,华泰保险专属代理人模式的21家门店昨日在福州开业;紫金保险销售公司也将于近期在福州陆续开设专属代理销售社区门店,其方案已经通过主管部门批准;国内一知名保险公司也正在酝酿在福州布点实体销售点。
在传统保险销售渠道纷纷受阻的大环境下,曾已淡出市场的保险销售门店模式在今年底又开始慢慢“复苏”起来。业内普遍认为,在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政策助力下,保险公司将掀起一轮设立专属销售公司、开设保险社区门店的热潮,今后保险中介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保险门店中小险企唱主角
昨日,华泰保险销售公司在福州的21家专属代理人门店正式开业,经当地保险监管机关批准,这些门店可以开展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代理收取保费、代理查勘理赔等业务,下一步还将向泉州等地延伸。据了解,这种模式目前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无独有偶,紫金保险销售公司日前获得批准,将于近期在福州陆续开设专属代理销售社区门店,还有国内一知名保险公司也正在酝酿在福州布点。而广东、北京等地也在纷纷上马专属门店销售模式。
据了解,本轮实体保险销售门店成立热潮,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型险企上。国内一知名财险公司福建地区相关人士坦言,“中小险企在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比大公司更灵活方便,因此有利于其在销售模式和体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
省保险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则表示,在银保渠道受挤压的情况下,中小型寿险公司设立专属销售代理公司,其实就是为争夺市场份额开辟的新的销售渠道。今后,或许会有更多中小型保险公司设立专属保险销售代理公司。
去年9月20日,保监会曾提出,鼓励保险公司投资设立专属保险代理机构或保险销售公司。截至今年上半年,由中国保监会批准成立的专属保险销售公司已达四家,分别是浙江联创保险销售有限公司、华泰保险销售(上海)有限公司、紫金保险销售公司以及和谐保险销售有限公司,而且陆续在全国各地开设门店。
成败与否业内争论不休
事实上,早在2007年,为响应“保险进社区”的号召,华安保险公司在全国各地选取了很多社区,高调设立起华安连锁式营销服务部。但是由于门店开设成本较高,产品却过于单一,加上门店的功能定位不准确,最终华安保险的大部分门店都纷纷关门。而当年和华安一起上马的人保健康险公司亦是如此。
但是在今年“保险遇冬”之际,保险公司只得另辟蹊径,从电销、网销、电视购物,再到门店销售等新渠道中找出路。
对于保险专属代理人门店模式,业内人士观点不一。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只销售一家公司的产品,门店的开办成本及运营维护难度很高,前景难料;但也有人认为,只要投入产出比合理,该模式可以盈利,而且越早介入进行“跑马圈地”,越能抢占先机。
不过,目前,对于大多数找不准方向的保险公司来说,仍在观望当中。业内普遍认为,这种在四五年前曾经引起业内广泛关注的销售渠道重新兴起,能否形成气候,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还有待观察。
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持低调乐观的态度。“传统营销模式电话营销业务由于存在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前途未卜;而一直沿用的人海战术也让保险行业发展受阻。”福州一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由于代理人队伍良莠不齐,经常出现欺骗客户等现象,损害了行业形象。而且代理人队伍不稳定,流失现象严重。
专属代理人门店模式将部分精英代理人转化为专属销售公司的正式员工,或许也是营销体制改革的一大尝试。“而且人们上下班时间就能顺手购买和选择保险服务,瞄准社区也符合现代生活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