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车险赔付出现种种争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终于坐不住了。
前天,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挂出《机动车辆损失险代位求偿索赔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征求各方面意见。《指引》突出强调,被保险人也可以选择直接向投保保险公司索赔,并将向责任对方请求赔偿的权利转让给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代位求偿”索赔方式)。
用“代位求偿”替代“无责不赔”,引起了扬州保险行业内热议。昨天扬州保险业内人士表示,“代位求偿”将加重保险公司责任,增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一旦实行必然导致车损险保费上涨。
“代位求偿”方便被保险人
昨天记者登录网站看到,《指引》内容中突出了“方便被保险人索赔”。“保险公司应积极协助被保险人向责任对方(责任对方是指在事故中对被保险人负有赔偿责任的当事人)进行索赔;如果责任对方怠于请求的,被保险人可以直接向责任对方保险公司索赔;被保险人也可以选择直接向投保保险公司索赔,并将向责任对方请求赔偿的权利转让给保险公司。”
这种“代位求偿”的索赔方式也被《指引》限定了适用条件:被保险人投保机动车辆损失险且发生车损险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事故责任明确,未得到责任对方的赔偿,而且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未放弃对责任对方请求赔偿的权利。
保险公司担心成本风险增加
昨天,市区一家财险公司负责人表示,“如果仅是保险公司之间相互索赔,是比较好解决,但是如果遇到没有买保险的裸车,或者是对方家庭比较困难,就比较麻烦了。”
“有多少车辆没有买保险,在街上裸行?一旦这些车辆肇事,保险公司‘代位求偿’十有八九要落空。”有关人士介绍。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0706万辆,机动车交强险投保率只有49%。机动车中9086万辆为汽车,其中7164万辆投保了交强险,投保车损险的有4135万辆,投保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的为5195万辆。
不少保险业内人士解释,车损险“无责不赔”也是有他的道理,现在保险市场环境不利于保险公司,如果无责也按照实际车损赔付,被保险人很容易骗保套利,也是对施害方的纵容,违背了保险的本意。
“如果将‘代位求偿’落空的风险转嫁到保险公司身上,毫无疑问要增加很多成本和风险。”业内人士认为,“保险公司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