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昨天在保险昆明行动计划推进会上表示,我市将对保险机构总部新设立或迁入昆明的,按不高于注册资本的1%给予补助。
为实现区域性国际城市这一宏伟目标,未来10年,我市将以大投资带动大发展。巨大的建设资金需求,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和契机。在建设大都市方面,着力构建与区域性国际城市相适应的发展格局、硬件基础和特色品质。在培育大产业方面,加快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构建大通道方面,加快把昆明建设成为云南桥头堡交通、能源、资源、物流和信息战略通道核心枢纽。在汇聚大物流方面,着力把昆明建设成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在改善大民生方面,实施一批重点民生项目造福于民,使全市人民群众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
张祖林谈到,加快保险业发展,将为昆明利用金融工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他介绍,我市将加强与保险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支持保险发展的相关政策,引导保险机构加强对昆明产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充分发挥保险业作为经济“助推器”、社会“稳定器”和人民福利“倍增器”的作用。希望各保险机构以产品创新为突破,积极争取保险公司总部对昆明的政策支持与倾斜,不断推出适应昆明发展需求的各类财产、人身保险产品,培育新的消费市场,促进保险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
市委、市政府将深化保险与政府相关部门“防预结合,综合保障”的合作模式,健全资源互享、人员互通、信息互用的服务联动机制。完善服务网络,继续加大保险机构在城乡的营销服务网点建设,探索研究保险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服务配套手段和途径,不断培育和完善区域市场体系。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重大建设项目,完善扶持发展政策,为保险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政策和法制环境,使公共政策更加有利于保险业发展。在资金等优惠政策支持上,我市将对保险机构总部新设立或迁入昆明的,按不高于注册资本的1%给予补助;保险机构地区总部、保险配套服务机构总部等,给予不高于200万元补助。在昆新设、迁入总部和省级保险机构的,给予为金融机构办理注册登记“一站式”服务等多方面支持。各保险业金融机构及配套服务机构的省、市分支机构落户昆明金融产业园区的,由属地政府给予相关扶持。
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
本报评论员
主流
声音
昆明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在科学发展中造福人民,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充分发挥保险自身特有的功能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在本质上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一致性,保险的最大功能就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近年来,昆明保险业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新昆明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实现区域性国际城市这一宏伟目标,是昆明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保险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起到经济“助推器”、社会“稳定器”和人民福利“倍增器”的作用。
保险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在服务社会建设、科学发展中造福人民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要扩大保险覆盖面,服务昆明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要健全保险市场体系,服务昆明泛亚金融中心建设。大力培育保险市场主体,支持各种社会资本在昆明投资设立各类保险企业,鼓励更多的国内保险机构和国际著名保险机构落户昆明。
保险业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增强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参与平安建设。要加大创新力度,服务昆明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进保险产品服务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大自主创新产品推广等领域的保险产品研发,提高保险服务水平,肩负起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努力提高服务民生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