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学习力就是未来的竞争力!玉米田保险学习网为您的成长加油!
网上视频学习
网上音频学习
保险增员秘诀
保险行销秘诀
个人成长秘诀
保险管理秘诀
保险培训秘诀
会员下载频道
客户服务频道
经纪财产频道
保险聚焦频道
保险知识世界
展业服务产品
玉米田开心地
精英会员门店
保险精英论坛
新闻中心 首页
强 力 搜 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阅 读 排 行
优 秀 广 告
会员免费门店申请
网上视频学习
玉米田电子书
推 荐 阅 读
合 作 网 站
 现在位置:首页 -> 每日闲情
“入世”十年 中国保险业的得与失
作者:许谨良 来源: 理财一周报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文字 〖字体: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到今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届满十个年头。回首当初,在“入世”谈判中,保险业的开放是谈判最后阶段的棘手问题之一。“入世”后,我国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就从试点阶段进入全面开放的新时期。“入世”既给我国保险业带来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对于其负面影响,当时中资保险业界人士曾惊呼,“狼来了!”生怕国际保险市场的那些大鳄吞没了中国保险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十年快过去了,事实远非当初想像那般。至2010年底,在华经营的外资保险公司共计52家,名列《财富》500强中的40多家境外保险公司大多数已进入中国保险市场,但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尚不足5%,在外资保险公司比较集中的上海和北京地区也不到20%。中资保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绝对优势。

  中国保险业在“入世”后最大收获是把保险业迅速做大做强。2001年全国保费收入2109.36亿元,到2010年增加到14527.97亿元,保险公司家数从35家增加到156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保险市场,中国保险业在整体实力、体制机制、监管能力、产品和服务功能上实现了飞跃。一些国外先进的保险经营理念和模式被外资公司引入中国市场,迅速被中资公司借鉴并发扬光大。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六届上海保险论坛”上,友邦保险(中国)首席执行官蔡强先生在发言中就发出了这样的慨叹。以市场营销模式为例,外资公司先后把个人保险代理人、银行保险、电话销售保险等引进中国市场,这些都已成为中资保险公司的销售主渠道。2005年11月才正式营业的人保寿险正是依靠16万名保险代理人拓展业务,2010年该公司保费收入已跃居行业第六位。银行在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代理保费收入中占比高达70%左右。2010年,电话销售车险为平安财险取得了126亿元的保费收入。

    至于“入世”后中国保险业失去的只是一定的市场份额,也就是以“市场换技术”。前述的2010年外资公司占中国保险市场份额接近5%的数字不能反映全貌。因为我们的外资公司概念涵盖了众多中外合资人寿保险公司,中外方持股比例一般都是50%,所以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就要打一个相当大的折扣。另外,有25家中资公司的外资参股比例小于25%,外资平均占这25家中资公司的股份比例为17.7%,这样又要调高外资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最近几年,出现了一批中外合资公司转制为中资公司的现象。2007年6月,人保寿险的三家外资股东将持股比例从49%降至20%。改制为中资公司之后,人保寿险迅速实现了全国范围分支机构布局,业务超常规发展。虽然外资持股比例下调,但其最初的股权投资却大幅度增值,这实际上是外资以退为进的迂回发展政策,这种“本土化”发展策略还会越演越烈。

  总而言之,不论今后中国保险市场出现什么样的发展格局,保险这块“蛋糕”肯定会越做越大。

 上篇文章: 报告称农村养老近六成靠子女 城市七成靠退休金

  下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相关文章:
 
  • 全球首家保险企业馆“入世”
  • 中国保险业直面挑战:论“入世”后我国保险业的策略
  • “入世”后中国保险业务空间的拓展和制度创新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问题咨询 | 合作代理 | 软件下载 | 注册帮助 | 汇款方式
      玉米田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粤ICP备05047055号
      Email:ymt@ymt-mdrt.com 电话:020-84588202 传真:020-34500159
      玉米田服务,只要您高兴
    网络实名:玉米田 通用网址:保网  中文域名:www.保险网.com  域名:www.ymt-mdrt.comwww.bx3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