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是重阳节,养老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一项全球性 “ARRI退休准备指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中青年人越来越感受到自己未来的 “养老”压力,约78%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没有百万元难舒适养老”。
没有百万元舒适养老难
海康人寿母公司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在全球范围进行了 “ARRI退休准备指数调查”,旨在了解20-40岁人群对待未来退休生活的态度及所采取的财务行动。调研结果显示,与欧美国家一样,中国的中青年人群正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将会面临的养老难题,并力图通过自身努力找到无忧养老的解决方案,而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商业养老保险。
调查显示,约78%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没有百万元难舒适养老”。人们显然已经认识到了高昂的生活开支和长寿风险可能为老年生活带来的经济难题。以60岁退休计算,假设每月家庭开支仅维持在3000元水平,生活20-25年至少需要72-90万元。如果提前退休或活得更长,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因素,养老费用将轻松超过100万元。
虽对高额的养老费用怀有预期,但90%受访者却表示尚未为退休做好足够的经济准备。众所周知,我国正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作为“养老第一支柱”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负担越来越重,我国已面临“养老金累积速度低于支出速度”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之基本国策,很多家庭不得不面对“倒金字塔形”养老困境,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早已一去不复返。因此,如何提前规划退休生活已经成为了中青年一代现在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受访者认为“最可靠”的养老方式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不再将社保列为第一选择,选择比例仅为43.53%,更多人将目光投向了个人存款及金融投资(16.41%)和商业养老保险(13.88%).
海康人寿副总经理兼首席银保事业执行官余庆军表示:“在一个完整的退休财务规划中,商业养老保险毫无疑问是坚实的基础,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首先,长期稳健的收益和较低的投资风险是商业养老保险最核心的优势。其次,通过复利滚存计算收益的养老保险产品,储备时间越久,效果越佳,”复利的魔力“能得到明显的体现。第三,养老保险产品操作简单,无需打理,同时能做到专款专用,避免资金使用的不确定性。 ”
此外,终身领取型的养老保险能够让人活得越久,领得越多,可以部分缓解长寿带来的经济压力,这一特点是其他任何理财工具都无法实现的。保险保障作为退休财务规划中 “防守策略”的执行者,建议大家利用保险合理规划家庭财务,提供家庭未来退休生活所需的财务准备,并为家人构筑一道保障后防线,以协助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
市场上老年险“限制”多
老年人患病和遭受意外的风险较高,近年来,很多子女想到以为父母投保作为重阳节礼物。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保险品种虽多,但大多对投保年龄做了诸多限制,普遍为55岁、60岁和65岁。因此阳光人寿保险专家建议,为避免“无保可投”的尴尬状况出现,争取获得更多比较选择保险产品的机会,子女为老人购买保险需趁早。
另一方面,从保险产品的费率考虑,趁早为父母投保,保费相对更加便宜。拿某保险公司的一款重疾险分析来看,如果投保年龄相差10岁,则购买同一款产品的保费有时会相差20%甚至50%。
最近,31岁的赵先生着实有些心力交瘁,刚满60岁的父亲被确诊为肺癌已住院20多天,作为家中的独子,整日奔波在医院、家和工作单位之间。在父亲住院的这20多天里,赵先生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不仅要照顾父亲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还要继续上班维持生计,虽然父母都有退休工资但只能满足两位老人的平时的日常开销,如今父亲这一病,高昂的医疗费让家里很快变得拮据起来,对全家人来说身、心都受到了重重的打击,而这份对父亲应尽的养老责任越来越让赵先生喘不过气来,但却无法回避。
面对这个许多人都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阳光保险的寿险分析师向记者介绍,我国目前的养老体系由三大支柱构成: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社保虽然覆盖广,但保障水平有限。企业年金,由企业和员工共同缴纳,对企业而言负担沉重,截止2011年底全国只有4.49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人数仅为1577万人。所以,要想未来养老有保障,商业养老保险是最好的补充手段。可以让更多老年人安享晚年,但是投保养老险需趁早规划,同时还要兼顾养老、重疾、意外等多种保障需求的理性搭配。
保险专家认为,养老是个很宽泛的问题,它包含了老年将面临的各种意外风险、医药费用、必要生活开支等。因此大家在做养老规划时,应同时要兼顾意外、重疾、养老的理性搭配,退休时才会底气十足,不惧风险。而保险产品最基本功能在于保障,能为客户提供诸如医疗、意外、养老这样的风险保障,其次它还具备资产保值、投资增值的理财功能,也是一种简便快捷和自由灵活的理财手段,客户完全可通过购买保险产品进行退休理财。
玩转养老保险少不了“三定”法则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与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但面对社会保险“广覆盖,低保障”现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商业养老保险。那么,投保人该如何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商业养老保险呢?对此,有关保险专家建议,投保商业养老保险要从定额、定型、定式三个方面去规划。
一要“定额”,即确定自己需要购买多少商业养老保险。按照国际惯例,商业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额度应占到全部养老保障需求的25 %-40%。在有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考虑到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物价等因素,投保人购买20万元左右的商业养老保险比较合适。
二要“定型”,即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险产品。传统型和两全型保险回报额度明确,且投入较少,比较适合工薪阶层的养老需求;而投连型和万能型保险由于投入较高、风险较大,比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收入人群。
三是“定式”,即确定养老金的领取年龄、领取方式以及领取年限。领取年龄在投保时可与保险公司约定,一般限定50岁、55岁、60岁、65岁等几个年龄段;领取方式则分一次性领、年领和月领等三种;总体而言,保险公司一般都会保证投保人领满10年或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