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播保险、推销保险的营销员,自身却没有基本保障。希望能够提高基层营销员的基本待遇,让团队有归属感。”某大型险企个险渠道一位明星营销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吐露心声。
由于保险营销员普遍遭遇无劳动合同及“五险一金”等生存环境恶劣的现状,各大保险公司近几年多少面临“增员难”。昨日,保监会下发关系300万保险营销大军的改革意见,营销体制改革试点或将启动。
刚出炉的《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提出,推进改革包括六项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同时鼓励各地区、各保险机构在营销队伍建设中大胆创新,选择适当时机和地区先行试点,用3年、5年和更长时间,分别实现阶段性目标和整体目标。
营销机制匹配是关键
北京明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郭冲告诉本报记者:“流动性高、整体素质低、粗放管理是保险行业营销体制面临的最大问题。”
“实际上,对于基层营销员保障方面的改革,也是营销体制改革最大的出发点,一个传播保险保障的团体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是一件很可悲的事。而增加营销员保障最大的问题是成本问题。”郭冲说。
保监会指出,要提升营销队伍整体素质,向营销队伍职业化方向发展。保监会相关负责人透露,保监会正在研究制定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加大对保险公司的问责力度,以提升保险营销队伍素质。
针对此次保险营销体制改革,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微博)教授表示,产销分离是一个大趋势,而目前保险市场需要培育一种可以平衡市场经营主体的力量,通过竞争给保险公司施压,催生动力。
《意见》对此亦有提及,保监会表示要鼓励支持探索新渠道、新模式。此次,保监会提出了成立销售公司、与保险中介机构深化合作、走多元化营销道路等建议。
对此,明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臣认为,产销分离不一定是必须追求的格局,最关键的是解决营销模式的问题,营销模式则涉及销售和咨询两种。郭冲亦直言:“营销机制改革实施,现在是很大的难题,《意见》并未明确改革的具体实施细节。现在的营销模式里销售模式和咨询模式的差别在于,销售模式是以单一销售为核心,而咨询模式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多种灵活方式”促改善
营销员模式这一寿险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渠道,正处于改革浪潮,当前,国内众多寿险公司对现有营销体制所遭遇的瓶颈加以重视,包括友邦中国在内的部分公司进行了改革试点,但改革远未形成大势。不过,《征求意见稿》中被认为是一大突破的试点地区新增营销员将由行业惯例的“代理制”转为“员工制”,在《意见》中未有提及。
就改善营销员待遇和保障问题,《意见》提到“多种灵活形式”。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将“代理制”转为“员工制”,也可以在不改变现行代理佣金制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劳动身份,提高福利待遇;可以所有机构一起改,也可以选择部分机构改;可以全公司执行一个制度,也可以先选择部分绩优营销人员先行先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