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学习力就是未来的竞争力!玉米田保险学习网为您的成长加油!
网上视频学习
网上音频学习
保险增员秘诀
保险行销秘诀
个人成长秘诀
保险管理秘诀
保险培训秘诀
会员下载频道
客户服务频道
经纪财产频道
保险聚焦频道
保险知识世界
展业服务产品
玉米田开心地
精英会员门店
保险精英论坛
新闻中心 首页
强 力 搜 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阅 读 排 行
优 秀 广 告
会员免费门店申请
网上视频学习
玉米田电子书
推 荐 阅 读
合 作 网 站
 现在位置:首页 -> 每日闲情
专家揭秘保险“潜规则” 警惕各类保单陷阱
作者:不详来源:不详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文字 〖字体: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日前,不少市民反映,他们在办理投保、续保以及理赔的过程中,遭遇到各种“潜规则”。那么作为缺乏专业知识、信息不够对等的市民,在办理投保业务时如何才能吃透“潜规则”,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为此,笔者特别咨询了资深保险师,从专业的角度结合多个案例,为广大市民揭秘,并指导大家科学合理地办理各项保险业务。

  真假保单

  消费者梁某与妻子到三亚度蜜月,他通过携程网订了两张返回的机票和两份“平安交通工具意外伤害保险”,每份20元。收到保单后,他发现保险期限只有一天,没有覆盖整个行程。梁玉祥致电携程客服热线及平安保险。平安回复称,系统中没有两人保单号,携程承认这个保单属于伪造保单。后梁玉祥将携程告上法庭,要求携程网赔偿10万元,并在其网站公开道歉一周,但携程拒绝了这一赔偿请求。双方围绕“究竟谁应是假保单责任的赔偿主体”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

  保险代理人指出一些短期意外伤害保险赔付率低,再加上很少有人会致电保险公司辨别真伪,代理机构将假保单交给消费者后通常不会出事,从而滋生了不少售卖假保单的中介代理,其中以航意险最为典型。假保单事件较多发生在中介渠道销售的短意险,包括保险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意外伤害、旅游意外险等。

  专业人士告诉笔者,辨别真假保单有一些小技巧:购买保险时注意辨别承保机构的合法性。消费者可以登录中国保监会网站,查询该机构是否为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合法保险机构。

  消费者在具有保险兼业代理资格的航空售票网点、旅行社等中介机构购买短期意外伤害保险产品时也要注意。一般来说合法保险代理机构营业场所会悬挂保监局核发的《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消费者购买的时候可以留意。

  此外,也可电话查验短期意外伤害保险保单真伪。购买保单后,应及时拨打保单上印制的保险机构客服电话或登录公司网站,通过电话咨询或输入保单信息等方式,查验保单真伪。

  存单变保单

  市民朱女士曾到银行想将账上的70万元存成5年定期存款,而营业员给她推荐了一种“保险产品”,说收益会比存款高。她当时还在考虑,但营业员告诉她,一次性存款70万元存不进去,分期存才能存完。当时想着只要能存进去,也就没有多想,随后营业员办理了相关手续,并让她签了字。10月份女儿岳某偶然看到了母亲办理的“存单”后,告诉朱女士,这只是一份保单。8个月后,朱女士找到银行,说银行当时未告知是保险,提出退保。但银行称,办手续前已告知是保险,而保险公司亦称,办手续前已告知是保险,退保要损失5万多元。

  资深理财师:银行在向客户推销代售的保险产品时,往往回避“这是保险,银行只负责销售”,而反复强调“这是理财产品”,使得很多人误以为银保产品是银行推出的。其实银保产品大多保障很单一,只有投保人身故时才能获得赔偿;虽然看着收益比存款高,而且没有税,可是如果想提前支取,拿到的钱还不如存入时多。

  一些银保工作人员利用消费者信赖银行的心理,谎称某种保险是该银行的理财产品,误导消费者购买。对银行来说,如果没有如实告知,就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涉嫌欺诈。消费者办理银行柜台业务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有关条款,不要轻易签字,学会自我辨别。

 上篇文章: 新华保险携手"美丽童行" 为乡村儿童带来大病医保救助

  下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问题咨询 | 合作代理 | 软件下载 | 注册帮助 | 汇款方式
  玉米田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粤ICP备05047055号
  Email:ymt@ymt-mdrt.com 电话:020-84588202 传真:020-34500159
  玉米田服务,只要您高兴
网络实名:玉米田 通用网址:保网  中文域名:www.保险网.com  域名:www.ymt-mdrt.comwww.bx3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