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了两年多的巨灾保险试点,终于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近日,中国保监会已正式批复深圳作为我国巨灾保险的首批试点地区,而由深圳保监局牵头制定《深圳市巨灾保险方案》,方案和相关产品正在报批过程中。昨日,深圳保监局首次披露《方案》的部分内容。《方案》设计了政府统保加商业保险的“分层保障”制度,深圳居民可免费获得市政府统一向保险公司购买的政府巨灾救助保险,亦可自行再加购商业性巨灾保险。
巨灾保险涵盖各种自然灾害
据介绍,《方案》在制度模式上大胆创新,设计了政府统保加商业保险的“分层保障”制度。第一层次是深圳市政府为深圳居民统一向保险公司购买的政府巨灾救助保险,用于巨灾发生后对伤亡居民的补偿保障及灾后居民安置。第二层次为商业巨灾保险,是在政府巨灾救助保险基础上,通过商业性巨灾保险产品满足居民更高程度的风险保障需求。
相比国际上的巨灾保险大多都是单一灾种保险计划,深圳的政府巨灾救助保险是一个多灾种的综合保障方案,涵盖了暴风、暴雨、崖崩、雷击、洪水、龙卷风、飑线、台风(热带风暴)、海啸、泥石流、突发性滑坡、冰雹、内涝、地震和地震次生灾害等各种自然灾害,以及由自然灾害引发的核事故,基本上涵盖了一般性巨灾及特殊核风险。保障内容主要为人伤、救灾安置费用等。
在商业性巨灾保险产品方面,深圳将率先研发储金型巨灾保险产品。另外,保险公司将纳入深圳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与市、各区各级应急管理和灾害救助部门建立对接机制。同时,利用开展巨灾保险的契机,研究建立深圳灾害数据平台,记录每次灾害信息,形成深圳巨灾数据库,为市政府各有关部门提供灾害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服务。
过半深圳居民渴望巨灾保障
由于《方案》尚未最终获批敲定,对于保费如何确定、保额为多少、具体条例如何、商业保险有几种模式等问题深圳保监局表示,暂不方便透露。不过,早在今年二季度,深圳保监局就牵头组织有关专业机构,对深圳居民的巨灾保险保障需求进行了问卷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深圳居民对地震、台风和暴雨风险表现出较高的保障需求,有该种风险保障需求的居民百分比均在80%左右,而其中可转化为购买意愿的人数比例占20%左右,对于洪水、海啸和核灾害3种巨灾风险,居民呈现较低的需求,50%左右的居民选择需要该种风险保障,其中会购买该种保险的居民比例较低,仅10%左右。
在保障责任方面,大部分深圳居民希望巨灾保险产品同时保障财产损失和人伤,民众需要的保险金额都在较高水平,大约50万至100万元左右。对巨灾保险保费的预期在100元左右。在巨灾保险的推广方面,居民最希望自愿购买同时政府给予补贴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