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马”合伙卖保险,国华人寿号称通过淘宝网三天卖出一个亿,泰康人寿高调进驻京东商城。中国保险业的销售模式正迎来史无前例变革。网上卖保险,保险公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网上买保险,你考虑过吗?保险公司的网销之路,走得还通畅吗?网上卖保险,会产生哪些方面、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呢?
吉朋/图
○三马合开保险公司 这个世界怎么啦?
2月底,一则消息在国内的保险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引发极大关注,且余波连连。中国平安的马明哲、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三位来自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联合组建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准备在网上卖保险。而这一事件也被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宣告了金融产品销售的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众安在线由阿里巴巴马云、中国平安马明哲、腾讯马化腾发起。保监会要求该公司业务范围限于与互联网相关的财产保险业务,不设分支机构。
这一“专注服务互联网”的定位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有人认为,众安未来的经营模式将不只单纯地通过网络卖保险,而是从互联网经济参与方的需求出发,为网上的经营者、参与者和用户提供一系列整体解决方案,化解和管理互联网经济的各种风险。
跨行业合作、网上卖保险,当事人怎么想?在阿里金融调整会上,马云说,今天阿里做的金融业务不是改革,而是一场革命,一场金融的革命。在平安集团蛇年的新年会上,董事长马明哲也发表了一番激进的内部讲话,称“要敢于革自己的命”,平安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传统金融企业,而将会是现代科技企业。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变化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对银行维持了两百多年的旧模式,对整个金融业,对几乎所有市场、所有消费者、科技的冲击,都是势不可挡的。就像柯达自己发明的数码技术终结了柯达、手机终结了BB机。
保险公司上网触电,自己革自己的命?业内人士分析,保险企业频频“触网”,缘于传统销售渠道增长乏力。记者查阅保监会公布的数据发现,2012年全国寿险保费收入约15488亿元,同比仅增长了2.4%。而网上卖保险,险企不仅面对的是海量潜在客户,而且减少了保险推销的中间环节,省去了银保的高额佣金和保险代理人的管理支出。据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吕志勇介绍,在发达国家,保险网销渠道占比接近三成,像意外险这样简单的险种能达70%以上。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中国险企面前,是一片望不到头的“网销蓝海”。
○保险公司扎堆淘宝 真便宜吗?
随着网购的流行,无孔不入的保险公司也看上了这块市场,据了解,在淘宝网入驻的保险公司目前已不下10家。
“我在网上买了一份7天的航空意外保险,才七块八,还很方便,我昨天看好之后就付了钱,今天就生效了。”市民李女士觉得网上买保险有很多优势。与她有同样想法的市民不少,他们觉得,在网上买保险选择的余地比较多,投保的程序简单,相对可以挑选一些更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买车险是最麻烦的,要拿着一大堆复印件、原件,还要去好几趟,还得排队,别提多烦人了,所以还是网购保险好啊!”市民张先生说。
还有些驴友,会给自己买全年的交通意外险,涵盖汽车、火车、飞机,网购一份百元左右,即时生效,很方便。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已经入驻淘宝网的保险公司包括中国平安、人保财险、阳光保险、泰康人寿等不下10家,出售的险种主要有意外险、旅行险、健康险、少儿险、财产险等,比较复杂的人寿险等险种目前还没有出售。
这其中,购买意外险和车险的市民最多。记者在中国平安官网上看到,一份价格为16元的7天期交通工具意外保险购买人数为20776人;而一款2500元的车险竟然有83909人购买。
但所有网络保险产品的下边,都没有市民对该产品的评价,不是市民没有评或是不想评。客服人员解释说,这是被淘宝直接屏蔽了。这是不是网购保险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风险?
“如果是在保险公司的官网上购买保险,应该是没有什么风险的。”省保险学会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不是官网上的保险,或者这个保险的价格便宜得离谱,那市民就该注意了。”并且,现在比较流行的便宜又方便的购买办法主要还是通过电话。 电话购买保险和网络购买保险的价钱差不多,一般都是便宜15%。
○保险业的网销“蓝海”
去年12月3日至5日,国华人寿借道淘宝网推出三款万能险产品,仅三天时间就吸金1.05亿元。在随后的“双12”活动中,淘宝网再次推出了这三款产品。
事实上,随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经习惯通过互联网打理自己的理财生活。而且,去年以来,就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入驻网上商城,希望通过网络渠道来增加产品的销量。今年元宵节,合众人寿正式入驻天猫,并推出理财产品促销活动,而之前包括国华人寿、泰康人寿、太平洋保险等多家保险公司都在网上纷纷销售理财型保险产品,其中,国华人寿一个多月前在淘宝平台上更是创下了3天产品销售破亿元的业绩。
但是,在省会郑州一家大型寿险公司工作的王先生向记者透露,该公司涉足网销较早,但一月份的网销额也仅占业务总额的5%,“这只是一个开始,是一种方向,目前还不是盈利的重点”。
目前,中小险企会选择网销来发力,毕竟,你下不下水,“蓝海”都在那里。
○上网卖保险
保险公司咋想咋干的?
自2012年1月1日互联网保险业务试行办法实施以来,共有40家保险代理、经纪公司在保监会备案,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而在保险中介机构之外,许多保险公司也设立了自己的专门网站进行网络保险销售。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阳光保险和泰康人寿两家保险公司入驻京东商城;中国平安、中国太保、阳光保险和泰康人寿入驻苏宁易购;入驻淘宝网的保险公司则包括人保财险、中国平安、阳光人寿、阳光财险、泰康人寿、华泰财险、太平洋财险、大地保险、天平车险和昆仑健康保险等。
险企热衷于进驻综合性购物网站,是看中了像淘宝4亿用户、京东4000万用户这样的人气。通过互联网,保险公司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新客户,而不是靠保险代理人的人脉资源。
目前消费者从网上购买保险产品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保险公司官网,只销售本公司的产品;一种是淘宝等综合网购类网站;还有一种是第三方专业保险网购类网站。如果把保险公司官网比作专卖店,那后两种网站则是大卖场。相比前两种,第三方专业保险网购的知名度还不够,但专业化和精细化较高,例如惠择保险网,其所售保险产品可以按价格、评分等排序。每款产品都可显示出历史销量,客户也可在购买后对产品进行评价。消费者可以在网站上进行产品比较,查看产品过往的口碑。这种比价、评价系统的引入,将改变以往保险产品信息不对称的弊端,有利于消费者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监管真空亟待填补
媒体报道中有一种说法:由于网销对投保人、被保险人没有限制,同时很多网销的保险产品没有经过核保程序,保险公司将面临逆选择的道德风险,如寿险可能存在带病投保问题,财险存在重复投保问题。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不了解保险业的假象问题。拿寿险来说,网销的产品和线下产品一样,都会设120天、180天不等的等待期,可以有效规避带病投保带来的风险。
据了解,目前网销的险种大多为车险、意外险、旅游险、健康险等险种。
“现在网上卖的保险产品都是最简单的险种,条款基本上都是全国统一的格式合同。线下不会动用保代、银保的力量去做这些险种,网销险种能占险种总量的10%就不错了。”省保险协会工作人员对网销的发展持保留意见,“毕竟很多复杂的产品都需要面对面地向客户介绍,保险公司也需要实际了解客户更多的信息。网销要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要靠消费者购买习惯的改变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跨区域经营、电子保单、网购保险享折扣,这些以往从未出现的状况时时挑战着保险业的有序竞争。同时,也不时引来“打擦边球”的争议,考验着监管部门的管理智慧。目前监管部门对保险网销的监管仍处在相对真空的状态,但这也正可以看出监管部门的慎重和网销保险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