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环境治理工作不断加强,但污染环境的事件仍不断曝出。环保部统计显示,我国平均每2.6天就会发生一起环境突发事件,然而推出五年之久的环境污染责任险在这方面却显得苍白无力。今年2月,保监会联合环保部开展环境责任强制险试点,近期新疆、山东与广东率先推进,保险公司也加紧市场布局。
新疆山东广东率先试点
环境污染责任险又被称做“绿色保险”,是以企业因对水、土地或空气等自然环境造成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今年各地推行环责险深入推进步伐加快,近期新疆、山东与广东等地纷纷启动试点。5月15日,广东宣布在全省强制试点环境污染责任险,并将广州、深圳、东莞等12个地方列为试点重点区域,涉重金属、危险化学品等高环境风险行业的企业必须强制购买环责险。
在此之前,新疆已于4月启动环责险试点,集中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巴州、哈密四个地区。强制责任保险试点行业为重金属污染防控企业,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非试点地区和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环境污染责任险投保的探索工作。
山东于5月初也开启环责险试点,采取强制和自愿相结合的方式,试点阶段初步定为两年。
险企抓紧布局市场
伴随着环责险强制试点起航,各家保险公司更是积极响应,欲借此时机布局市场。此次山东试点承保业务的有人保财险、太平洋(601099,股吧)产险及中华联合财险当地的分支机构。北京商报记者获悉,目前太平洋产险已与青岛12家试点企业签订环境污染责任险合同,第二批61家试点企业将在7月底前完成承保。
随着环责险试点的推广,各保险公司也争先恐后地采取动作,平安产险就此还成立了专项小组,将环境污染责任险的新动态通报全系统,明确总部及机构的职责分工。平安产险接下来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以快捷服务推广强制试点业务。 据悉,平安产险五年来已累计为社会提供70亿元环境污染责任险的保障额度,累计受理环境污染责任索赔案件超过200件。
据介绍,人保财险新疆分公司作为新疆试点惟一指定单位,承办新疆环境污染责任险试点工作。中国人保近期表示,将根据企业的行业性质、潜在环境污染风险的差异,帮助投保企业防灾防损,同时搭起风险信息管理平台,从而为企业提供差异性、多样化、全方位的环境污染风险保。中国人保财险早在1991年便在大连开展环责险试点,推出国内第一款专项环境污染责任险产品及国内第一款独立的环境污染责任险产品。
强制性倒逼企业关注环境
此次广东试点将有600家涉重金属企业被强制购买环责险,其中东莞就有44家企业被要求投保,而此前东莞并无一家企业投保环责险,这一强制手段无疑加速环责险的推进。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其他一些省市也在筹备环责险的试点工作,而这得益于保监会今年将环责险升格为强制险的规定。
企业是否投保今后将与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以及上市环保核查等制度的执行挂钩,这无疑为推进环境责任险的一剂强针剂。广东省的试点就将此作为约束条件,同时暂停受理企业的环境保护等专项资金的申请,企业未投保信息也将成为银行等信贷准入退出和管理的依据。首都经贸大学金融系教授庹国柱对此表示,强制投保环责险督促企业主动承担环保责任,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根据责任险的规律,投保的企业如果频繁出现污染事故,下一年责任险保费也将随之升高,从而对企业构成一定的约束。
据了解,早在五年前,我国就开始进行环责险试点,试点主要以自愿的形式展开,尽管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开展试点,但推行效果并不明显,企业在投保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以湖北省为例,2008年被纳入第一批试点,当时全省400家企业在环境污染责任险试点范围,但目前也仅有35家企业参保,五年累计投保企业不足总量的1%。此外,环责险在河北、江苏和昆明市等地试点也并不深入,很多企业对此都不买账。随着强制试点在全国展开,这些重污染企业也将不得不购买环责险。
北京商报记者 刘伟
记者观察
环责强制险推动势在必行
环境污染责任险推行五年之久,全国目前虽已在十几个省进行试点,但落实力度并不尽如人意。
为何环责险难以深入推进?首先,企业社会责任及投保意识比较弱,在我国,企业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过低,自然不会对企业构成约束力;有的企业则认为造成污染难免受处罚,没必要再掏钱买保险。其次,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我国没有明确界定企业承担的责任,企业也就缺少参保动力。此外,我国习惯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一直是久治不见效的一大根源。
正因如此,企业造成污染引发的纠纷屡屡上演,例如甘肃徽县血镉超标事件、江苏镇江水污染事件等。通过强制投保来实现环境治理势在必行。